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47章 (第2/2页)
取了个直白的美颜记。 然后就是定价。 卢夫人觉得这种小事不用麻烦她,自己定好了。 但张祯多嘴问了句,感觉不妥,让她每一种都翻十倍。 当时卢夫人一脸“你怎么比我还黑”的表情,担心太贵卖不出去。 她让卢夫人把心放回肚子里。 卢夫人定那价格,不高不低,贫苦人买不起,富贵人看不上,会买的是中产阶级。 本身就是手工产品,无法工业化大批量生产,质量又上乘,那何不只走高端路线,打造成奢侈品? 关中的富贵人,那是真富贵。 不怕你价格高,就怕你价格不高,配不上他们的身份。 黑心什么的,不存在,这只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。 开业那日,她带着家中女眷前往捧场,京城贵妇蜂拥而至,不要钱似的抢购各类脂粉。 卢夫人安排的掌柜巴大娘,收钱收到手软。 她从小伺候卢夫人,常年出入富贵人家,也算见多识广,却也没见过这么多钱。 那么小一瓶脂膏,就要十两银,她们眼睛都不眨一下! ......京城人真阔! 当天晚上,卢夫人写了张契约,送张祯五成收益。 张祯改为两成,坦然收下。 带货不得收费啊? 像她这样的顶级带货人,分点干股怎么了? 五成太过分,两成刚刚好。 卢夫人的产品也是真能打,用过的都说好。 再加上张祯卖力宣传,宫中妃嫔以及关中各大望族的女眷,都成了美颜记的忠实用户。 张家女眷也喜欢,张祯买了一大堆供她们使用,还给半夏、霍红儿送了许多。 ——这两姑娘已逐渐成为京中有名的女医者,小有积蓄,但消费美颜记还是有些吃力。 卢夫人不收她的钱,她坚持要给。 虽然她也算美颜记的小老板,可一码是一码,账要分开。 美颜记之外,她还多了另外一笔收入,胡氏锦绣庄。 成都蜀锦大商胡庄,曾派妻子许夫人向她进献百匹蜀锦。 她收了,吕布给的钱。 许夫人还跟她探路,说要来长安开锦绣庄,她表示欢迎。 这家速度也快,几乎是跟卢夫人前后脚来到长安,开好了三个大阔间的店铺。 店铺也是张祯派人帮他家找的,前门面后住宅,位置也极佳。 一样带人捧场,销量好得超出胡庄夫妇的预料。 胡庄也写了契约,送她三成。 她还是改为两成。 小钱钱,她是不嫌多的,每一文都有用处。 今冬施粥的费用,便从这儿出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