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8节 (第2/3页)
子,年长的大约四十几许,年轻的瞧着还未及笄。 五六位书院的讲学先生,则在堂外的边上低声交流,脸色都不太好看。 “狄仕林?” 昨日被推举出来入郭承寿院子的卫元也在其中,见状诧异地走了过来。 狄进行礼:“诸位先生安好,学生来吊唁郝监院。” 卫元收起诧异的神色,换成肃穆的表情,赶忙道:“请!” 狄进走入灵堂,服丧的两位女子缓缓迎了上来,年长的妇人行礼:“妾身郝阿沈携小女,见过秀才公!” 宋朝的平民女子,往往没有自己的名字,只是在姓氏前加个“阿”字,比如李家的姑娘称作“阿李”,王家的姑娘称作“阿王”,何仙姑的原型都被官方称作“阿何”,等到嫁人了再冠上夫家的姓,比如“王阿李”,听上去挺别扭…… 这位郝阿沈,显然就是本来姓沈的女子,嫁给郝监院后的称呼,狄进回礼:“请郝娘子节哀!” 极为简短的交谈后,郝阿沈便退了开去,带着她的女儿回到灵前跪坐下去。 狄进发现,这位郝夫人身形削瘦,她身后那位尚未成年的小娘子,也是瘦瘦小小的样子,更是哭都不哭,眉宇间颇为麻木。 盯着女眷看,是极为失礼的事情,狄进并没有过多观察,祭奠了这位自始至终连一面都没见过的监院后,又朝着几位讲学先生行了一礼,朝外退去。 脚步声传至,卫元跟了出来:“狄仕林,且慢些走,潘县尉那边有结果了?” 狄进早就站着等他,回答道:“此案审问起来不是那般容易,恐怕时日要久些……” “是啊!事涉郭家,岂会那么容易……”卫元苦笑了一下,又喃喃低语:“只是如此一来,对于书院的名声,当真是一大打击啊!” 狄进等他自言自语完了,才问道:“郝监院家中,是准备按佛门的习俗,过头七么?” 卫元摇摇头:“不过头七。” 头七在家设灵牌,亲友皆至,孝子哭灵,这份习俗源自佛教,现阶段许多不信佛的人家,是不会走这样仪式的,要到后世才彻底普及化。 狄进道:“既如此……为何不见书院学子?” 卫元闻言顿了顿,有些尴尬地道:“出了那般事,他们想必也没有空闲来此吧!” 这话说得很奇怪,郝庆玉再怎么说,也是这些讲学先生的同事,现在死了都没什么上门祭奠,他们也颜面无光,可此时他的语气里反倒有几分表示理解的意思。 狄进没有揭破,继续询问道:“容学生说句冒犯之言,刚刚那位郝娘子,似乎并无多少悲痛?” 卫元朝着里面看了眼,语气里也有些不满:“那位是郝监院的续弦,本是原配娘子的婢女,娘子过世后,得以扶正,终究是……” 他摇了摇头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 狄进奇道:“那郝监院的儿女呢?只有一个女儿承欢膝下么?” 卫元解释道:“郝监院有四女,大娘子已然病逝,二娘子远嫁陕西,已经送去了书信,但显然来不及赶回了,三娘子夭折,只剩下这最小娘子守灵,后面两个小娘子都是郝阿沈所生。” 狄进道:“那她也是苦命人。” 卫元叹了口气:“可不是么……” 沉默少许,狄进行礼:“那学生就告辞了,过两日就要去书院正式入学,到时候再拜会先生。” 卫元点了点头:“逝者已矣,你我书院再聚!” 离开郝家,走出巷子,回到马行街后,狄进目光一扫,带着林小乙朝着一个茶肆走去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