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5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50节 (第3/3页)

门,夺人眼球,招揽生意。

    行人更是摩肩接踵,川流不息,骑马的官吏、叫卖的小贩、身负背篓的行僧、招摇过市的妓子、狂饮欢笑的浪荡子、三两汇聚的闲汉,一条街道上,士农工商,三教九流,尽汇于此,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繁华图卷,跃然眼中。

    “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啊!”

    狄进收回之前那句话,这种古色古香的场面确实难见,带着一种难得的游览兴致,融入人群之中。

    走着走着,雷九突然来到身后,低声道:“公子,进城门后,一直有闲汉盯梢,已经跟我们两条街了。”

    狄进其实也有隐约的感觉,但他的武功还没到那种气机锁定敌意的地步,故而不能肯定,此时听了不动声色地道:“求财?”

    雷九沉声道:“不像……”

    他们虽然一眼可见是外地游客,但只有林小乙、朱儿、雷九三位仆从,若非家境不富裕,就是极有自信的武者。

    这类人一般当地的闲汉是不会盯上的,别的行商都比他们有油水的多。

    所以雷九才很紧张。

    狄进却知道,皇城司如果神通广大到一进城就能盯住他们,那也不会让闲汉暴露行迹,干脆道:“你回头去见见这些闲汉,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。”

    雷九怔了怔,掉头直接找了过去。

    交流片刻,那几个闲汉好似挺开心的模样,飞速离去,不多时领了一位衣着体面的老者过来,到了面前躬身一礼:“可是狄家六郎在上?太原郭家愿尽地主之谊,为六郎接风洗尘!”

    第八十二章 邻居姓公孙

    对方不说,狄进都几乎忘掉,自己破了晋阳书院郝庆玉之死的案子,为郭承寿洗去冤屈,太原郭家还欠自己一个巨大的人情。

    郭承寿那边显然早早书信通知了京师,附上动身时日,走官道的路程固定,郭家人便在各个城门处雇佣了闲汉,讲述形貌特征,所以一入城后,才会跟了过来。

    若不是狄湘灵不见,闲汉发现少了一位,一时间不能肯定,怕是早就上来询问了。

    此时面对郭家的邀请,狄进微笑颔首:“既如此,请带路!”

    郭家宅老松了口气,他还真的担心这位应试举子,不愿意跟外戚之家扯上关系,惨遭拒绝,顿时欣然引路:“请!”

    一行人的目的地开始明确,朝着左军第一厢的太平坊而去。

    根据天禧五年,公元1021年,也即五年前的资料记载,汴京新旧城里共八厢,其中左军第一厢管辖二十坊,人户约八千九百五十户。

    这个数目不仅不多,反倒偏少,因为其中的太平坊,正是达官显贵们的聚居地,许多宅邸甚至都是御赐的,那一户人家,占地多广就可以想象了。

    郭家在京师的宅邸,就在太平坊中。

    而宅老早就派人去通知主人,迎出前院的,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,名郭承庆,正是郭承寿的嫡亲兄长,以皇后侄子身份门荫入仕,如今在三班院中任官,日子过得悠闲自在。

    狄进上前行礼:“狄进拜见郭郎君!”

    郭承庆露出笑容:“仕林,你与无邪是好友,便唤我一声延休兄如何?”

    郭承寿字无邪,是因为他从小体弱多病,希望再无外邪入体,而这位的表字延休,乃是长久荫庇之意,倒是正符合郭家子弟的身份。

    “延休兄!”

    狄进对于郭家的态度,其实是不远不近。

    他与郭承寿关系不错,不会像同时代某些文人一般,为了展现出所谓傲骨,故意与外戚为恶,但毫无疑问,外戚之家的恩惠是绝不会受的。

    这份态度,也反应在接下来的筵席上,尤其是郭承庆邀请他住在这太平坊的豪宅之中,更是直言不讳地道:“多谢延休兄美意,只是我一心备考,欲寻一清静之地,太平坊并不适合。”

    郭承庆遭到拒绝,倒是不怒,反倒更高看了一分,抚须笑道:“那便预祝仕林一举登科,前程似锦,来日在太平坊中也有自家的府邸了!”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