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3节 (第3/3页)
不弱,身边有一个憨傻少年,力大无穷,最厉害是他的姐姐,这女子武功极高,恐怕能跟昔日的师父一较高下!” 提到师父,前后的僧人都沉默下来,然后咬牙切齿地道:“大师兄,师父对我们恩重如山,他便是还俗了,也永远是我们的师父!这仇一定要报!” 吴景眉宇间涌出戾气,断然道:“不错!全家三十五口死无全尸,师父更是尸骨无存,衙门无能,我们不能无义,此仇不报,开封府休想再有一日安宁!一切就先从捉走这名满京师的神探开始!” 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:我们的命就该这么贱么? 崇政殿。 赵祯又在偷摸摸。 苏无名的第五卷不更了,他很失望,但即便不出新的破案情节,还是能将前面的章节再温习一遍。 带着凶手是谁的答案,看破案的流程,他倒是发现更多前后呼应的细节,不禁大呼过瘾。 直到面前传来一声轻轻的咳嗽。 赵祯猛地抬起头,就见晏殊不知何时立于面前,赶忙将书册放下,红着脸起身:“先生!” 晏殊行礼:“官家!” 他有些无奈,那日跟这位赏析一曲新词酒一杯,固然是极为喜爱那篇佳作,也有点拨这位小皇帝之意。 相较于只为娱乐的话本传奇,还是要专注于经史之中,至不济鉴赏诗词,切不可玩物丧志。 但现在看来,还是没能达成教育意义。 赵祯明白这层意思,所以此番也有所准备,郑重地取出一沓稿件:“这是我从狄仕林处请来的残稿,还望先生一观!” “又是新的话本传奇么?” 晏殊暗暗叹息,他同样不希望那样一位前途无量的学子,被官家过早关注,失了分寸,成为幸臣。 对于这点,晏殊是有发言权的。 他当年极受真宗喜爱,爱护如子,有段时间生出了骄狂之心,也为同僚所排斥不喜,后来得了教训,才沉稳下来,知晓与其受皇权庇护,不如自身俯仰无愧,方能长久立于群臣之列。 但当接过稿子,带着批判角度的晏殊只看了第一段话,神色就变了,郑重地一段段细读。 狄进写的这些残稿,并没有仵作具体验尸的部分,毕竟那个不能完全假托并州吏员,还是要后续实际接触的机会,再进行书写,避免别人挑刺。 他写的,主要是强调仵作的作用、必备的能力和尸格的审核事项。 如仵作需尽量赴命案地检尸,哪怕受害者家中不允许,也要与勘验现场的衙役沟通,明确验尸程序和文字记录要求。 验尸不得草草为之,需初验、覆验,但凡验尸表格,则由提点刑狱司按规定格式印制下发,一式三份,以排号编定。 等到命案发生,这些验尸表格,一份留于州县衙门,一份交付被害人家属,一份申报提刑司审查,避免许多地方衙门匆匆糊弄,敷衍了事。 这些看上去并不实际,但也别太轻视了古人的办案流程,它确实是《洗冤集录》里面的内容,并且在南宋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实践。 宋慈作为四路提刑官,写下的可不仅仅是验尸的办法,还有行政层面的监督要诀,而狄进现阶段不可能写的那么细,但稍作概述,也予人耳目一新之感,更证明了书中主旨,绝非一句空话。 “人命大如天……好一句人命大如天!” 晏殊别看如今这般有富贵相,实则也是出身普通人家,虽说肯定比起最贫苦的百姓好些,但如果不是神童举入仕,真要遇上天灾人祸,那也是贱命草芥的下场,此时不禁发出感慨:“这位狄仕林有大贤济世之心啊!” 赵祯露出笑容,连连点头,暗道得计:“先生果然和茂则一样,都对此赞誉有加呢!” 说实话,相较于张茂则拿过来时的感慨,他对于上面的话语,感触远远没有那么深,只觉得这是为了老百姓好的仁善之举,如果成书,会是一部伟大的著作。 如今拿出,主要还是向先生表明,自己绝非玩物丧志,这侦探破案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,同样是学习。 果不其然,先生也被震惊住了,可以光明正大的看书了? 晏殊确实仔细看了残稿,确实也极为认可,然后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,拱手一礼:“官家可否将这《苏无名传》予臣一观,臣久闻其名,至今却还没有看过呢!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