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15节 (第2/3页)
!” 萧太后临朝摄政二十多年,辽帝奈何不得,忍了; 韩德让当了后爹二十多年,辽帝奈何不得,忍了; 现在萧太后的侄孙还来睡辽帝的女人,这要再能忍,那就干脆改变物种吧~ 所以萧远博一家会很惨,新仇旧恨一起算,把以前的刺也给拔出! 狄进补充道:“萧远博为了保护全族,必须除去这个儿子,还得用一个合适的死法!如果萧奉先死在自己家中,辽主暴怒,说他是畏罪自尽,萧氏一族依旧要遭殃,但如果萧奉先死在我朝的机宜司内,不仅给了辽国发难的借口,也让萧奉先之死再也无法追究!” 这其实和韩德让的套路是一样的,人已经没了,揭开丑闻又需要付出大代价,明智的执政者自然会有所取舍。 当然明面上不能做什么,暗地里还是会下手的,不过辽帝年纪毕竟大了,年近六十的草原人,还能有几年活头?萧远博这一招自救,已经是最为果断的明智之举! 李允则缓缓道:“但现在死无对证,萧奉先终究是死在了机宜司中,我们更不可能去向辽主告状,你准备怎么运用这番推测?” 狄进来时就有了打算:“李公以为,在这件事情上,‘金刚会’是知情者么?或者说,萧远博认为,‘金刚会’知情么?” 李允则目光一动:“会!萧远博会担心秘密泄露!” “是啊!” 狄进道:“毕竟这个与妃嫔有染的儿子,有一段时间脱离了他的掌控,和‘金刚会’接触的!萧远博肯定再三叮嘱,不能告知旁人,却终究不知双方说过什么,难免疑神疑鬼……” 李允则道:“奉父命,杀其子,‘金刚会’也会疑惑这么做的原因,如果有野心之辈,或许也会尝试套出父子间反目成仇的秘密!” 狄进道:“这是否也是他们不再联系萧远博,继续分享情报的原因?” 李允则颔首:“对于这群谍细的首领来说,忠于的肯定是辽主,如果在明知道臣子有这等行径的情况下依旧配合,那无疑是悖逆之罪!” 狄进有些感叹:“不顾大局,只忠辽主……” “你认为的大局,和谍探所想的大局,并不是一致的!” 李允则无疑是现阶段最了解谍报人员的宋朝将领,很可能都没有之一:“在谍探的心中,忠于辽主就是顾全大局,也只有这样坚定不移的忠君信念,才能让他们在敌国坚持下来!” 狄进微微点头,纠正了观念,这个年代国家和民族的概念确实不深,忠于国家太过宽泛,忠于君王个人更容易接受:“难怪我用信件试探,萧远博露出惊惧之色,他是怀疑儿子闯下的大祸败露了,‘金刚会’开始与他作对!” “老夫举荐你为馆伴使,‘金刚会’却又不将此事告知,萧远博心里免不了有所猜忌,你表现得越佳,他越会迁怒于‘金刚会’不提前禀告,让他早早防备!” 李允则抚须笑道:“如今再出现了信件,揭露父子反目,萧远博的第一反应,自然不是我们仅有猜测,并无实证,而是会怀疑‘金刚会’故意泄露!” 狄进也露出笑容:“一旦有了这个想法,那要迫切除去‘金刚会’的,就变成这位辽国大使!毕竟宋人说的话,辽主不会相信,只以为是挑拨离间,而自己人传回去的消息,辽主却是会采纳的,所以相比起我们,‘金刚会’对萧远博的威胁反倒更大!” 如果分析是正确的,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转折点,但狄进没有一味乐观:“如今的关键,是我们没有任何依据,至今为止的一切,还是全凭推测,萧奉先一死,更是死无对证!若是错了,恐怕事态就要一发不可收拾了……” 李允则同样皱起眉头,思索起来。 事关两国大局,确实不能仅凭一己推测,哪怕目前看上去颇为合理,也要慎之又慎! 堂中陷入沉静。 但半晌之后,两人目光一动,却是齐齐开口:“李公,我想到一处蹊跷!”“老夫有了一个验证之法!” 狄进作为后辈,保持谦逊:“李公请!” 李允则也不客气:“如果你是萧远博,担心‘金刚会’发现了自己的丑事,为了保全其族,该如何进一步自救?” 狄进目光一动,立刻反应过来:“李公的意思是,萧远博要先下手为强,反过来污蔑‘金刚会’对辽国的忠心?” “先下手为强……正是如此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