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55节 (第2/3页)
人。 两府的变动,监察言官的官职设立,让朝中开始暗流涌动。 “初立么?”狄进沉吟着道:“伯庸可有兴趣?” 王尧臣笑了笑:“我资历不足,也不适合言官,若是真有举荐,也要学仕林这般,辞让不受了!” 狄进微微点头。 这位虽然八卦了些,但还是谦谦君子,性情温和,确实不太适合如炮仗般的言官之职,但也正因为如此,他想起了一人:“有一位同科,倒很适合任御史言官,可惜也是资历不足,即便是监察御史里行,都是不够的,不然倒能为他争取一番!” 王尧臣有些好奇:“谁?” 狄进微笑:“公孙策!” 王尧臣愣住,曾经被怼的下不了台的记忆突然疯狂地攻击自己,不禁面露古怪之色:“这个人选……当真妙极!”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吕夷简的助攻 “殿中侍御史里行、监察御史里行……” “官卑而任,才干为先!” 吕府书房,吕夷简看着幕僚汇总上来的文书,也在琢磨新设的四个官职。 在他看来,太后以曹利用获罪贬官,后被逼杀的这场风波为由,准备扩充御史言官,看似是广开言路,实则是要将言路握在自己手中。 毕竟很多时候,御史言官都是一把好用的刀,即便不刺向政敌,也能成功将水搅浑。 高明的是,太后根本不用亲自下场,只是简单的抛出个引子,朝臣就开始为各自的利益相争,无法一致对上了。 吕夷简早就意识到这位的厉害,此前才会坚定地站在太后一边,但上次的大亏,也让他意识到官家同样不容小觑。 官家今年已经十九岁了,明年就是二十岁,这个年龄点很敏感,可太后显然没有半分还政的意思。 这不难理解,没有人在享受过这等一言九鼎,执掌天下的权力后,还能轻飘飘的放下,尤其是太后这些年执政,比起天子更多了许多艰难险阻,比起天子也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努力,那就愈发放不下! 所以吕夷简此番回归两府,准备选一条难度最大的道路,他要站在中间,努力调和官家与太后之间的矛盾,以国朝平稳为己任。 这样一旦成功,宰相之位会稳如泰山,并且日后太后驾崩,官家执掌大权,也不会清算自己,反倒有极大可能,继续任自己为相,平稳权势的交接。 将基本的执政路线定下,吕夷简再看四個官位,做出了一个决定。 放弃! 拿下这几个前途大好的位置,看似是为吕氏门生故旧添砖加瓦,实则是提前下场站队,反倒难以维持自身的地位平衡,他不取也。 将有关御史言官的职位放到一旁,吕夷简又看起了下一份奏劄,正在这时,外面的门轻轻敲了敲,宅老吕程走入,轻声道:“阿郎,小公子回来了!” 吕夷简顿时放下笔,面露喜色:“快带公孺来!” 不多时,吕公孺四平八稳地走进书房,躬身行礼:“爹爹!孩儿来了!” “过来!走近些!” 吕夷简露出由衷的喜悦,上前抱住自己的小儿子:“长高了!又长壮了!” 吕公孺将头埋在他怀里,眨巴眨巴眼睛,有些无奈:“爹爹,孩儿从应天府回京后,你已经抱过了,那时就长高长壮了!” “好!好!我儿长大了!长大了!” 吕夷简笑着放开,将吕公孺带到桌边,考校了一番学问,不禁更加满意:“若非积累尚且不足,文章也不够老练,天圣八年的进士榜上,说不定就有我儿的一席之地了!” 吕公孺道:“先生也是这样说的,让孩儿再等一届,多习经义典籍,多观士林文风,自可水到渠成!” 吕夷简抚须:“不愧是三元魁首,你先生的考场之风要多多学习,不骄不躁,不矜不伐,谦逊踏实,绝不多作卖弄!” “孩儿记住了!”吕公孺点了点头:“范先生也是这般教导我的!” “不错!还有范希文!好!好啊!” 吕夷简愈发认为,这个小儿子会有大出息,目光微动,再聊了片刻科举之事后,开始引导话题:“你先生近来可曾提过御史台之事?” 吕公孺敏锐地看了看老爹,摇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