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59节 (第3/3页)
将地利优势发挥到了极致,不多时就咬上了最后的官兵,将他们一个个朝着洞内拖去。 “将军,贼人追上来了!” “啊啊啊啊!” 刘平陡然转身,目眦欲裂,放声怒喝,胡须都被血迹黏在一起,浑身上下更是污浊斑斑,不知有多少是敌人的血肉,有多少是自己的创口:“我还能战!!我还能战!!” “将军!走!走啊!” 左右士兵没想到这位会作此反应,拼命将他朝外推去,然后发出惨叫,扑倒在地:“将军……为俺报仇……” 眼见这些家将亲兵的尸体被硬生生拖回洞穴深处,刘平身躯晃了晃,终于头也不回地朝外飞奔,仗着过人的体力,一路狂冲出去。 “活捉那个老头!”“长胡子的是他!”“穿甲胄的是他!” 凄厉的哀嚎声逐渐远去,远处的光亮不断变大,最终为了奔逃,将甲胄都扯掉的刘平陡然间跃出了黑暗,被光明拥抱,然后就猛地滚倒在地。 天旋地转之间,待得再度清醒,就见自己被一群人围着,正是之前巡视军营时,根本看不上的禁军,命令他们在外围守株待兔,也是担心会拖了自己后腿…… 此时迎着那一张张先是惊诧莫名,逐渐变得幸灾乐祸的面庞,刘平双目怒瞪,上半身狠狠挺起,嘴巴鼓了几下,那一口气却在此刻彻底泄了,往后一仰,晕了过去。 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朝的改变,从个人的进步开始! “什么!五百精兵,逃出来的不足三十人?” 夏竦眼睛瞪大,缓缓坐下。 他从刘平的骄狂自大中,已经预见到了打败仗的可能,但万万没想到,会败得如此之快,如此之惨! 毕竟面对的又不是辽军,只是一群窝在老鼠洞里的贼子,若不是对方占据地利优势,怎么都没有败阵的理由,即便有了地利之势,也不该这样惨败啊…… 夏竦定了定神,开口道:“刘平呢?” 前去打探消息的仆从回答:“刘提辖身负重伤,抬回宅中……” 夏竦面无表情,如果真的壮烈牺牲,朝廷反倒不会怪罪,活着回来并不见得是好事,不仅是刘平要问罪,举荐他的自己也会沦入被动。 不过夏竦自诩君子,倒也不能盼着对方身死,稍作沉吟后,起身道:“更衣!我要入宫!” 当夏竦来到宫城的时候,正好遇见了召集的内官,而两府的其他宰执,也不约而同地主动前来。 刘平惨败的消息传来,由上至下,都惊呆了。 并非所有人都看好,这一战就能将无忧洞犁庭扫穴,但所认为的失利,莫过于贼人借用地形,与官兵迂回,最终无功而返,较为狼狈。 实在没想到,会是惨败到近乎全军覆没! 王曾、张士逊、吕夷简、鲁宗道、张耆、陈尧咨,都不禁发出一个疑问。 国朝禁军的战斗力,真到如此地步了? 不过终究是宰执重臣,历经宦海风波,哪怕心中惊怒交集,表面上依旧稳得住,徐徐步入垂拱殿中。 相比起来,端坐在御座上的赵祯,脸色就是青白相加,刘娥的面容则一片沉静,喜怒不形于色。 待得众宰执立于圆凳前,刘娥开口:“此番剿贼大败,众卿议一议!” 夏竦上前半步,躬身道:“老臣举荐刘提辖,致有此败,望太后、官家降罪!” 刘娥平静地道:“刘平乃名将之子,又于地方多有平贼功绩,夏参政所荐并无失当,何至于降罪?” “谢太后宽宏!”夏竦面露沉凝之色,再度躬身,退了回去。 这个时候堂堂正正地承认,反倒是最佳之法,毕竟他的举荐不是破格提拔,如果要以结果论罪的话,那往后没人敢举荐旁人了,果不其然,此事轻轻揭过。 其他宰执也没觉得夏竦失当,因为刘平的能力和官位确实很适合,但也正因为不是什么毫无经验的勋贵子弟领兵,气氛不禁愈发沉重起来。 有一个很尴尬的地方在于,刘平的剿匪之策,是事先上报的,若不是无忧洞内地形受限,恐怕就要发挥老赵家的优良传统,赐阵图了。 军事水平越高超的皇帝,越不喜欢远程微操,比如唐太宗李世民,明确拒绝隔空指挥前线作战,比如宋太祖赵匡胤,给予前线将领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权,反之则花样百出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