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28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87节 (第2/3页)

“仕林,你接下来不要见客,无论是谁来请见,都由我来挡住!”

    这就是装作重伤在身,借此向辽庭施压了,毕竟在中京城内遇刺,确实是对方的责任,但狄进摇了摇头:“辽人崇拜强者,装受伤只会让他们瞧不起,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!”

    潘孝安道:“怎么说?”

    狄进道:“你告诉那些关注《苏无名传》的贵族子弟,李元昊就是之前杀人预告的威胁者,此人引我出馆,亲自偷袭,却不料武力不济,连我这个宋使都打不过,被我打伤后,灰溜溜地逃了!”

    “明白了!”

    潘孝安咧了咧嘴,任谁提到三元魁首,都下意识认为是文弱书生,能骑马射箭就已不易,谁能想到你提着铜锏,穿着内甲出去查案:“这件事交给我来办!保证不出十日,仕林的勇武之名,传遍中京!”

    再商量了一番细节,狄进回到屋中,看着四位武僧:“知耻而后勇,此番落败记在心头,日后好好与西夏算账便是,别垂头丧气的!伱们下去养伤,你俩多唤些护卫来,以防对方杀个回马枪!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四人齐声应了,惭愧地退下。

    狄进深吸一口气,胸前也不禁隐隐作痛,眼中厉芒闪烁:“李元昊么?”

    由于并没有与欧阳春真正交过手,他也是第一次在别人身上,感受到姐姐全力出手时的那股强绝压迫。

    根据之前总结过的规律,绝顶厉害的武者,要具备三大要素:天赋强,传承好,从死人堆里爬出来。

    李元昊史书中就是勇武过人之辈,根骨强劲,天赋超群,年纪轻轻就征战沙场,千锤百炼,而作为夏州政权的继承人,想要习武,当然也不会缺了外功传承!

    三个条件尽皆满足,所以才有那如猛虎下山,不可一世的凶横霸道。

    狄进有交手的底气,也是因为他一直跟狄湘灵对练,习惯了这种绝顶强者的压制,换个稍弱些的宋使,警惕性再差些,可能真被李元昊直接得逞了。

    当然话又说回来,换成别的宋使,也不会通过话本的方式掀起查案的舆论风波,让西夏原本的诬告越来越有作茧自缚的发展趋势,李元昊显然是意识到不对,再这么下去会愈发被动,干脆将计就计,布置袭杀。

    可见此人文武双全,极有谋略,同时又百无禁忌,确实是个什么都敢做的狂徒。

    “不过有一件事很奇怪,李元昊身为西夏继承人,为何要隐藏真面目,藏在使节团里面呢?他是卫慕氏的亲子,来披麻戴孝,博取辽庭的同情,不是更好么?”

    “但如果不是李元昊的话,又有谁能让李成遇乖乖听命,并且认可这个袭杀使臣的疯狂计划?”

    狄进思索半晌,摇了摇头,开始提笔写信。

    无论对手到底是不是李元昊,对方的武力都是不可忽视的。

    能打是吧?

    那就别怪我摇人了!

    第三百六十七章 江湖豪杰来相助

    东京辽阳府。

    在渤海国时期,这里是南京,等到辽灭渤海后,将这座城市变为了东京城,由于当时渤海国的影响力犹存,并没有立刻归于辽国的统治,而是建立了东丹国,期间还对渤海遗民颇为友善。

    但很快,契丹统治者就暴露出了残忍剥削的真面目。

    如果说南京析津府是繁华、热闹,中京大定府是庄严、肃重,那么如今的东京辽阳府,就是愁云惨淡、死气沉沉。

    狄湘灵负手而立,看着不远处的队伍,辽兵押送着长长的囚犯,不时传来鞭挞和喝骂的声音:“无论是哪一族的民众,需求其实都很简单,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,能活得下去,就会接受统治,可惜这群狗官,往往是苛征暴敛,民不堪命,连最后的余地都不留!”

    “辽国的制度也有大问题,内部的税收太乱了,五京道各不统一,这东京道就没有酒专卖和盐税的正规法令吧,土地税也是稀里糊涂!这就给了官员极大的空子,他们认为该收多少就是多少,百姓想要安居乐业,全靠当官的仁德,岂非痴人说梦?”

    “现在又一批富户被官府逼得倾家荡产,要去造海船了,难怪渤海遗民多有反抗,这换成我们宋人,早就反他娘的了!”

    欧阳春和马帮三当家钟雄立于一侧,眼中流露出对官府的痛恨,并未开口。

    在场还有一位高大威武的中年汉子,天庭饱满,相貌不俗,虽然身穿便服,眉宇间却自有一股官威作派,闻言愤然道:“契丹贵族向来不把渤海人当人看,在这群高高在上的贵族眼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