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32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325节 (第3/3页)

呼:“狄三元,不准备把我绑在柱子上么?”

    狄进淡然道:“阁下没有失了体面,我们自然也会留些余地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!好!君子之约!”

    白玉堂笑着,斜了眼展昭,哼了一哼:“至于这位,就有些大言不惭了,早就等待我自投罗网?怎的,你们早就知道寄出的信件是假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!”

    展昭点了点头:“你伪造信件,偷入书房,自以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,却不知他常年都用一套笔墨纸砚,外人稍微动过,就一清二楚!”

    白玉堂怔了怔,恍然大悟:“包拯所用的笔墨纸砚,与县衙其他人尽皆不同,连书吏都用歙砚,就他堂堂一县之长,还用那方破砚台,若非如此,我也不必潜入书房,你们是从这里发现的!”

    展昭道:“阁下那时多番挑衅,却突然消失不见,包县尊再结合书房内有人动过笔墨,立刻猜到阁下有伪造信件之意,便让我快马来了京师!”

    白玉堂哼了哼:“包拯是清贫的好官,我暴露得倒也不冤,那你为何要等到现在才出手?”

    展昭道:“因为我们都想通过阁下,查明江南旧案的背后真相,包县尊也相信狄三元和公孙御史,不会被你的伪装手段所欺瞒!”

    公孙策脸孔微微一红。

    在被提醒之前,他还真没料到这个展昭居然是假的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当局者迷,另一方面也是下意识地认为包拯不会被算计,现在想来是有些懈怠了,先入为主,以致于不能冷静地分析信中的破绽……

    狄进则凝视着白玉堂:“事实证明,展少侠并非偷袭,这一局是你输了,阁下可愿赌服输?”

    “我岂会输不起?”

    白玉堂眼珠转了转,嘴角扬起:“不如这样,依旧是你们来大胆假设,让我验证真假对错,这一局确实是你们赢了,所以不是一次机会,错了三次,我再不答,看你们行刑逼供的手段了,如何?”

    狄进没有立刻应下,而是转向展昭:“展少侠,希仁是否对案件有了进一步的调查?”

    展昭点头:“是!”

    狄进再看公孙策:“明远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公孙策道:“希仁就在江南之地任县令,所获的线索肯定比我们详细!”

    “好!那就这么办!”

    狄进对着白玉堂道:“我们互通一下情报,再开始假设案情的真相,如何?”

    “好啊!”

    白玉堂无所谓地道:“我也想听听,这位天长县令在时隔六年后,还能查出什么来!请!”

    展昭平稳地开口:“线索其一,崔致庸收集的古物,主要集中于永嘉南渡后的晋朝,他死时的五座鼎具,皆是出土于同一座墓葬,号称是罗浮山抱朴子之墓……”

    公孙策奇道:“抱朴子?葛稚川?”

    狄进的目光也是一动:“葛稚川是晋时大名鼎鼎的医者和方士,此人出身于丹阳郡句容,确是江南人士,但晚年隐居于罗浮山,崔致庸收集的古物,若是这位所留的珍品,可不是简单的一句爱好能够解释的,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与精力!”

    展昭颔首:“正是如此,崔致庸称葛稚川为‘仙翁’,对于此人所留下的古物狂热至极,尤好炼丹之物,但凡鉴定为真,可以付出远超于寻常古物的高价,因此也引得四方趋之若鹜。”

    公孙策冷笑一声:“如此说来,这位商贾,坐拥巨富后,还想修道成仙啊?”

    葛洪不仅是医药学家,更是道教学者、著名炼丹家,自号抱朴子,以道号著成一部《抱朴子》,此书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的体系,后世许多道家设定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,关键是继承了魏伯阳的炼丹理论,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,使得后来隋唐的炼丹活动达到了鼎盛。

    宋朝肯定没有前唐那么狂热,但如今开国未到百年,类似的想法依旧十分普遍,且不说秦皇汉武都想长生不老,即便是民间权贵富商,都被忽悠炼丹成仙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