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63节 (第3/3页)
狄进道:“起颂兄,请继续!” 刘六符哪里还敢继续,冠冕堂皇的话语他当然会说,可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宋辽会不会翻脸相向,如果真有那么一天,自己的这些话,岂不是会抽到萧惠乃至更多主战派的契丹贵族脸上? “呵呵!” 干笑了两声,刘六符话锋一转:“狄经略此前与萧枢密、张相皆有往来,岂会不知两国太平之愿?这份情谊得来不易,不能因为几伙盗匪的袭扰,就前功尽弃啊!” 转了一圈,他还是将之前劫掠边境的辽人,划归为盗匪一类,而这回狄进没有在这点上深究,淡淡地道:“三万铁骑聚于关外,只是为了应付边境贼人袭扰?” 刘六符道:“当然不是,原是要入夏州,讨伐不臣的!” 狄进问:“现在为何迟迟不发兵呢?” 刘六符道:“夏主李德明屡次上书陛下,言辞恳切,更要将其子李元昊槛送中京,我主怜其一向恭顺,此番是被不肖子所累,终究予了他一个悔过的机会!” 狄进很清楚,李元昊还被堵在辽东,根本不可能被李德明交出去,讲白了还是伏低做小,拖延时间。 别小瞧这一套,李德明当年靠类似的手段,哄得宋真宗龙颜大悦,同样的道理,辽帝的寿辰被扰,愤怒的是丢了颜面,要的是一个台阶下,而不是真的联合攻夏,让宋除了边境的大患…… 所以随着李德明一封封信件送入辽庭,一车车珍宝送予契丹贵族,之前朝野上下敌对的态度也消散了许多,等到李德明败于刘平手中,狼狈逃回夏州,辽庭内部挺夏的声音又迅速多了起来。 当然,如此转变多多少少有损辽国的威严,尤其容易被宋朝这边拿来说事,刘六符讲到这里,提振精神,准备好好辩论一番。 “原来如此!” 不料狄进只是点了点头,继续道:“那萧将军此番派起颂兄来此,只为了通报盗匪之事么?” 刘六符滞了滞,挤出一抹笑容:“主要是为了解除误会,我与狄经略终究是旧识,萧将军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往来,不让你我双方这般剑拔弩张下去……” “若为两国太平,我自是欢迎起颂兄的!” 狄进突然道:“雁门寨有杨公庙,你我去上一炷香如何?” “嗯?” 刘六符先是一怔,然后目光动了动,瞄了眼书吏,心领神会:“好!” 果不其然,当狄进和刘六符起身,书吏合上了文书,并没有跟上来。 出了正堂,往西北方向走去,不多时一座香火繁盛的庙宇出现在视线中。 狄进当先走了进去,看向正对门前的金身,拜了一拜,敬上了香:“在贵国中京道的古北口处,有一座杨公庙,辽人感其忠勇,同样为杨老将军修造了庙宇,我此前出使贵国时,也曾敬香献礼!” “原来如此!” 刘六符不太愿意上前参拜,毕竟无论是杨业杨无敌,还是杨延昭杨六郎,他们的威名都是通过辽人的鲜血铸就的,值此宋辽可能再起冲突的关头,祭拜对方总觉得很是别扭。 但狄进上香献礼后,目光熠熠地看过来,他不禁抿了抿嘴,终究上前,朝着杨业的金身拜了拜,做足了姿态。 “好!” 狄进微微一笑:“起颂兄,这里没有旁人,你若有事,可以说了!” 谈判就是要张弛有度,现在这个节奏已经完全被对方拿捏住,刘六符心里清楚这点,苦笑了一下,缓缓地道:“也罢,我不瞒仕林兄,此番所来,也是为了吕氏商会的查封……” 狄进眉头扬起:“吕氏商会?如此说来,他们还真与贵国有着极深的牵扯了,值得伱这位使者专门来一趟,莫非是重要的谍探?” “不!不!” 刘六符赶忙分辨:“吕氏商会绝无谍探之举,他们就是生意人,绝不会参与军政要事!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