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39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90节 (第2/3页)

一案,你查得如何了?”

    乜罗收敛情绪,沉稳地道:“相公明鉴,下官根据巴鲁那条线查下去,发现之前确实有人故意提供线索,让我们知晓,无论是巴鲁的意外身亡,还是他与英夫人的关系,都别有隐情,但再往后面查,就没什么新的进展了!而另一条线索,当年英夫人举族逃来麟州,原本也应该有接应人,也被查出来了,只不过有些古怪……”

    狄进见他吞吞吐吐,直接道:“现在不是正式的记录在案,只是对于案情的猜测与探讨,你尽管说来!”

    乜罗定了定神:“这家人是筚篥族,是麟州番部中排得上号的大族,然事后查明,其父出身武德司,现在应该叫皇城司?”

    狄进奇道:“接应‘英夫人’的,是皇城司的人?”

    乜罗观察着他的神色:“是!”

    “如此说来,英夫人也有出身皇城司的可能……”

    这还真是意料之外,但狄进仔细想想,似乎又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雷老虎表面上是并州富商,地方豪强,与江湖来往紧密,实际上是皇城司察事,将军曹玮身边的亲卫,安排在并州专为防备西北的夏人,一旦夏人有异动,可以随时向朝廷禀告。

    英夫人同样是并州的江湖名宿,拥有偌大的声威,而等到她离开后,江湖威望由姐姐狄湘灵接替,地方豪强则是雷老虎一言九鼎。

    想要印证这点不难,一封书信快马送往并州,就可以询问雷老虎,英夫人到底与皇城司有没有关联,而狄进同时吩咐道:“将筚篥族的供词记录下来,拿给我看!”

    很快一部供词归纳而成的厚厚笔录,放在了桌案上。

    狄进抽出时间,细细翻看,发现被套话之人明显口无遮拦,有的话语甚至触目惊心:

    “先父出身武德司,深受器重,手握生杀大权,处置个小小的地方官员,都不用禀告!”

    “我胡吹大气?我族为何到这偏僻之地?呵,还不是为了追查那场大案的贼子!”

    “什么案子?世上再无一起案子,比它重要,我敢说,怕是你们不敢听啊!”

    “也罢……现在早就无人在意了……新朝之上,还有谁记得先父这些昔日忠心耿耿,为了官家分忧的部下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武德司……皇城司……旧案追查……英夫人……”

    看到这里,狄进合起供词的笔录,脑海中的线索串联,缓缓浮现出四个字来:“烛影斧声?”

    第四百六十五章 岳封:以前我没得选,现在我想做个好人!

    烛影斧声。

    这件历史著名疑案最初的线索,是从宝神奴口中说出。

    他那时关在机宜司大牢里,已近穷途末路,将“组织”扯了出来,并且笃定狄湘灵是从“组织”里叛出的“都君”。

    本来背叛了,应该再无关系,但“组织”由于当年参与到一场大案里,是朝廷绝对容不下的,如果狄湘灵真与此有关,无疑会受到牵连。

    其后,从“长春”的交代里,也进一步确定,“组织”当年似乎还真跟太祖和太宗皇权交接的事情,扯上关系。

    狄进的态度则是,毫无兴趣。

    原因很现实,现在是仁宗朝,烛影斧声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,赵光义都死三十年了,这个时候去翻开旧情,还是涉及到皇权更迭,且不说能不能查出真相,单单是追查的过程,对于国家的稳定,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
    可现在,当这份乜罗看不明白的笔录摆在眼前,狄进已然意识到,想要追查“组织”,似乎是无法避开这桩陈年旧案了。

    “组织”与烛影斧声的牵扯到底有多深?

    当年开国未久,还算人才济济的皇城司,是否有成员至今仍在追溯真相?

    并州的英夫人,麟州的筚篥族人,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?

    其中最为接近的,当然是那位留下许多供词的筚篥族人。

    此人的父亲应该是皇城司成员,奉命来到边地察事,后来郁郁而终,留下的儿子也满怀愤慨,这幸好是在番人部落里抱怨,那些人听得云里雾里,不太明白其中的利害,若是传入州衙耳中,恐怕早就被拿了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说这些话的当事人,也已经不在人世,数年前病死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