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46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64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“老身听闻后又悲又怒啊,夫妇齐体,一家至亲,如何有这般怨念,将人活生生殴打致死?此等恶夫,绝不可留!”

    “然寇直阁却以‘伤居限外,事在赦前,有司不敢乱天下法’,免去了那行凶者的死刑,狄卿,你觉得这起案子该怎么断?”

    此时刘娥的语气,好似是一个和睦的老太太,絮絮叨叨地说着邻里的话,征询着晚辈的意见。

    赵祯脸色却不可遏止地变了。

    前脚还夸赞这位当朝冠军侯,后脚就把如此难题推出?

    前任权知开封府寇瑊所判的案件,丈夫殴打妻子致死,太后过问,却被硬生生顶了回来,还赦免了丈夫的罪过。

    这不合民情啊!

    古代女子的地位急剧下降,是在明清两朝,明律规定,夫殴妻,造成骨折以下的创伤,“勿论”,即是说,纵然其夫把妻子打得遍体鳞伤,只要妻子没有明显的骨折,其夫就不会受到律法的追究,如果造成妻子骨折及更严重的伤害,必须由妻子亲自告发,衙门才会进行惩处,刑罚还要减常人二等。

    宋朝没有这样的规定,当然也有不公,比如最著名的李清照状告第二任丈夫,这件事本身是不是真事,史学界还没有定论,但里面的律法却是真的,“妻告夫罪,虽得实,徒两年”。

    这个律法沿袭的是唐律,属于亲属之间,卑幼告尊长的类型,分为子告父、子告母、孙告祖父母、媳告翁、妻告夫等等,但具体发生的案件里,判处的刑法远远没有法典里那么严厉。

    所以如果带入到后世的思想,觉得古代丈夫殴打妻子至死,历朝官府都会偏帮,一定赦免其罪过,那就是偏见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,如今京师的民愤就不少,觉得寇瑊这位大府的判罚不公,而今太后旧事重提,并且是在狄进刚刚赴任时旧事重提,就是让他避无可避。

    如果附和这样的判决,那狄进同样陷入不公的漩涡!

    如果推翻这样的判决,那就有戏了,要知道前任寇瑊,可是坚定的帝党!

    所以赵祯才觉得棘手。

    至今还时不时翻一翻《苏无名传》的官家,相信遇到任何疑难奇案,狄进都能手到擒来地破掉。

    偏偏这起案件表面上是案子,实际上是政治,无论怎么判,都不好办!

    狄进则沉吟片刻,开口道:“请问太后,此案既是去年发生,判决的结果,复审的意见,可曾登录了朝报,发于地方,通行州县?”

    刘娥的悲痛之色一敛,眉头皱起:“这似乎并没有……”

    “那便是一桩有争议的案子,持续了一年多,还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啊!”

    狄进再度站起身,斩钉截铁,掷地有声地道:“臣编撰《唐书》之际,便发现我朝律法多延续前朝,不仅同样是十二篇,除了个别避讳之言外,内容竟基本一致!”

    “然星移物换,世事变迁,刑律岂可一成不变?”

    “此案若有违民情,激起民愤,便非一案所弊,除了由开封府衙做出判决外,更应由刑部、大理寺、审刑院重核条文,修订《刑统》!”

    第五百四十四章 狄大府如何御下

    “记住,新任的大府是三元神探,当年惩处驸马的那位,还记得么?他一定会为你们做主的!”

    “待会闹起来,狠狠的哭!”

    “来了来了!”

    当一袭绯袍的年轻官员,策马朝着开封府衙的门口而来之际,几道身影闪入巷子里,被他们教唆了许久的一群百姓,则胆战心惊地走了过去。

    狄进眼尖,早就发现这群人,神色平静,目光一转,又落在匆匆出门的书吏身上,开口唤道:“陈书吏!陈书吏!”

    书吏侧头一看,顿时露出大喜过望之色,颠颠迎上:“狄三元!哎呦,真是狄三元回府了!”

    这话说的,好似狄三元回到了他忠诚的开封府。

    事实上,当年狄进在京师备考时,就是常常出入开封府衙的,跟上下胥吏都混熟了,高中三元魁首时,这些胥吏更是觉得,有朝一日这位会端坐在开封府衙的正堂,成为这座天下第一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