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47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70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叶及之苦笑道:“别的地方都好查,偏偏那日是在大相国寺,又是万姓交易,人流涌动,两位小郎君跟着拜佛祈福,眨眼间就没了踪迹……”

    “大相国寺?”

    狄进沉声道:“机宜司如今有一起案子,也与此地有关,不过这座皇家寺院毕竟是内城最热闹的地方,人员进出往来,鱼龙混杂,确实难免发生这些祸事,倒也不能一味归咎于寺内……”

    叶及之咬了咬牙:“下官再去走访,一处处查过来,不信什么线索都没有!”

    狄进却摇了摇头:“忘了刚刚所言?回去吧,好好休息,本府允你放衙!”

    叶及之猛然愣住。

    狄进看得出来,这位如此疲惫,依旧为此事奔波,显然是受了不小的压力,宗室子弟终究是皇亲国戚,只是不如其他朝代风光而已,并不是对朝堂全无影响力,真要拿捏一个小小的推官,还是手到擒来的。

    但到此为止了。

    让开封府衙办事,却绕过他这位权知开封府,连声知会都没有,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,都是不合规矩的表现。

    要么是欺他年轻资历浅,要么当年驸马和八大王案件,虽然下手的是太后,执行的是已然横死的阎文应,但由于查案者是他,这群宗室在心底里还是记恨上了的。

    无论是哪种,都无须客气。

    如今的官家已然诞下了一女一子,虽然还未长大,有夭折的风险,可终究是不比历史上那个早期在刘太后压制下唯唯诺诺,三十多岁才有了第一个女儿的仁宗。

    要知道年纪越大,生出的子嗣难免越发体弱,赵祯只需趁着年轻力壮时多生几个,又有道全将其师父孙洪所著的专门为小儿看病的医书交予太医局,怎么的也能有子嗣活到壮年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无论是赵允让,还是那个尚在襁褓里的,没有取名的十三子,都不会再有机会,本朝也会由于没有立嗣的争执少了许多纷乱。

    “大府!”

    叶及之当然不知这些,却再度动容了,眼眶大红:“这……下官怎能让大府为了下官……”

    狄进笑了笑,摆手道:“去吧!”

    叶及之是真的没遇见过这样的主官,涌起士为知己者死之感,鼓起勇气道:“还望大府见谅,这件事下官不能回避,下官觉得,那位赵节度寻子的态度,颇有几分蹊跷!”

    第五百五十二章 并案处理

    “赵节度丢失两子,起初十分着急,但渐渐的……态度有所变化!”

    “哪怕他每每遇到下官,依旧是不断催促,可下官隐隐有种感觉,此人应该是已经知道了孩子的下落,至少也有线索!”

    “下官自是问了,他没有回答,反倒厉声呵斥!”

    “两子并未回去,其生母是哭天抢地,宗室那边也散出去了许多人手,尽力寻找……”

    “宫内是否知道?丢失两个宗室子弟,这可不是小事,太后应该已然知晓……”

    “恐怕大宗正寺也是担心,朝廷自觉颜面无光,会不会进一步限制宗室子弟的活动范围……”

    叶及之已经回去休息了,临行前将自己的疑虑一五一十地说出。

    狄进从刑房来到正堂,看着庞籍和谢松整理《宋明道详定判例》的同时,脑海中思索着宝神奴之死和宗室子丢失。

    首先,宝神奴的身亡,如果真是灭口,动手杀他的是谁?

    最大的嫌疑是“组织”,因为“组织”的“司伐”此前就似乎来到京师,包拯和公孙策险些抓住他的心腹“百工”。

    而后公孙策曾经去过一次机宜司,想要提审宝神奴,但那时机宜司已经开始换届,手续变得极为繁琐,公孙策身为监察御史里行,并非这个部门的直属上司,没能进得去。

    很可能就是由于这一次的审问未成,让“组织”注意到了宝神奴,而此人身上,确实还保留着一些关键的线索,才借着机宜司内部的管理混乱,将之灭口!

    “如果这个分析成立,那么机宜司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