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49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95节 (第2/3页)

说的‘司命’,是对手!”

    刘娥道:“此人可比你胆大多了,他直接说,天书之乱不仅消耗了国朝大量的财物,还让朝野内外沉浸于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中,必须停下,更不能让皇子也被这样的‘天命’所束缚,继位后变本加厉地大兴祭祀!”

    悟净露出由衷的赞同之色:“说得真好!”

    “是啊!说得确实很好!”

    刘娥有些感念:“然不管是好心还是恶意,知晓这等秘闻的人,便事关先帝的清誉,你……明白么?”

    正如刘娥制止了持续十五年的天书运动,也不能说那就是造假,而是下诏,“前后所降天书,皆先帝尊道奉天,故灵贶昭答”,天书是真宗尊敬天道,供奉上天,才得到的回答,这是真宗一个人的功业伟绩,如今先帝驾崩,天书从葬永定陵,一切关于天书的活动,当然就要停止了。

    相反,这个真相里,真宗的所作所为就是彻头彻尾的造假,再联想到天书运动的狂热,可谓昏聩。

    所以刘娥的语气里没有杀气,但越是如此,决心越是不可动摇。

    宝神奴是辽国谍细,可以“诽谤”先帝,传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,但她绝对不容许宋人,知晓当年那些不为外人道也的真相。

    “明白!”

    悟净笑了:“贫僧曾被贼人所惑,铸下大错,追悔莫及后,方知执念乃虚妄!由己度人,贫僧由衷地盼着,太后百年之时,回首过往,无有后悔之事!”

    这番话有说教之意,但相同的话语,从不同阅历的人口中道出,效果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刘娥没有动怒,只是悠悠叹了口气:“好!承你所言!”

    “《南朝杂记》在四方馆东南第三间的梁柱内,需得密钥开启,还有一部在无忧洞,贫僧却不知具体的地方了……”

    悟净讲完宝神奴笔录的地点,最后说道:“请太后避让,再让那些护卫,给贫僧接上双手!”

    刘娥深深凝视了这位面容松弛,嘴角含笑的僧人一眼,站起身来,朝外走去。

    离开偏殿,她立于一尊佛像面前,并未敬香,只是默默等待。

    半刻钟后,亲信班直来到身后,低声禀告:“太后,犯人自尽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不是犯人,是民间的义士,得道的高僧,在开宝寺厚葬之,为其立碑!”

    刘娥转过身来,对着悟净坐化的地方,双手合十,遥遥一躬:“送大师!”

    第五百八十三章 母子之情,动之以情

    “去官家的寝殿!”

    刘娥回到禁中,神色已经完全恢复如常,原定的计划却改变,朝着赵祯所在的寝宫而去。

    赵祯确实病了,不是什么大病,冬日有些受寒发热。

    他还年轻,身体撑得住,不过或许因为情绪影响,神情不免怏怏,在张淑仪、苗昭容、俞婕妤等后宫娘子的服侍下,也不见好转。

    “大娘娘来了?”

    直到太后驾临的消息传入,赵祯一个激灵,背后出汗,倒是突然有了精神,起身坐了起来,对着左右道:“你们退下吧!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众嫔妃也对那位打心底里畏惧,毕竟太后最属意的郭皇后,并不受官家宠爱,如今的皇子公主,皆是妃嫔所出,生病了皇后都没有陪在身边,反倒是她们出现,还是不要触了太后的霉头为好。

    赵祯屏退她们,也是出于保护,但左右都退下后,他又好似没了同伴壮胆,正苦笑着,就见那位衣着朴素,神态威严的嫡母,缓缓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大娘娘!”

    赵祯赶忙相迎。

    刘娥稳步上前,打量着他的脸色:“官家,病可好些了?”

    赵祯止步,恭敬地行礼:“回大娘娘的话,好多了……”

    话说完了,又隐隐有些后悔,觉得自己好似太过生疏。

    “冬日严寒,官家儿时病弱,长大了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