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52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27节 (第2/3页)

:“那相公有没有考虑过一种可能,欧阳春除了在辽地联络各方外,与宋廷的朝堂重臣,也早有联系?那位重臣更是能做出决策的两府宰执!”

    狄进面容平静,反问道:“目的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为了开国称帝的野心!”

    “司灵”道:“以欧阳春的实力,便是积蓄再久,也无法掀翻契丹统治,但如果连宋灭辽,又不一样了!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急促的脚步声从外传来,杨文才快步走入,满脸凝重地道:“相公,京师来信,出了大事!”

    三日前,燕国遣使,从海路赴山东,由山东至汴京,递上了一份震动朝野的国书:

    “辽圣宗驾崩,新主排斥忠良,引用宵小,盗贼蜂起,百姓涂炭,宗社倾危,燕王常慕中朝,预见辽国必亡,欲定盟约,商议联合灭辽事宜。”

    “燕请宋以国书,用国信礼,约定两国出兵,燕军取辽中京大定府,宋军取辽南京析津府。”

    “辽亡后,燕愿将幽云十六州之地送回中原,为宋臣属,永世修好。”

    第六百二十章 我不同意!

    “驾!驾!”

    眼见快马自官道上飞驰而过,来往的行商和百姓也习惯了。

    这些时日,京师、大名府与雄州的信使不断往来,莫非又要对北方开战了?

    大多数商贾百姓自是不愿,但也有人磨刀霍霍,要投军建功,搏一个封妻荫子的前程来。

    外界纷纷扰扰,大名府衙的官吏也进进出出,各方急递如雪片般飞了过来。

    不仅是当年刘平麾下的各部,连河北禁军都纷纷意动,请命一战。

    狄进记下,归入勇气可嘉的类别,留待日后选用。

    至于出战,他绝不允许。

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,欧阳春这个江湖草莽,能在宋廷高层留有深刻印象,还是狄进带火的。

    是他详细描述了马帮的发展与壮大,并言明这个江湖势力,绝对能给辽国统治带来一定的冲击。

    但现在就连他都不得不承认,确实低估了那位“北侠”的野心和手段。

    黑衣汗国的贵族出身,又在辽国那种特殊的地域环境中,拉扯起了一支勇武精锐,再借着天下各国间明争暗斗的交锋,伺机而动,最终趁势而起,称帝开国,更立刻联合宋廷,欲灭辽祚。

    宋廷意动了。

    有鉴于北伐的失利,大多数臣子不赞同再一次进军,但又不愿意放弃这次机会。

    所以官家请示太后,又经两府决意,初步的意向是,同意联燕灭辽,却不急于出兵,而是坐山观虎斗,任由辽国和燕国内耗。

    如果这個成长于江湖草莽,崛起于辽东的燕国,真能打败辽国的正规军,那么宋朝自然愿意出兵,以最小的代价收回燕云十六州。

    不仅太后和官家足以告慰祖宗,当朝群臣都是名留青史,何乐而不为?

    狄进却不这么认为。

    “相公!”

    此时杨文才来到边上,呈交文书。

    当年私心作祟,犯下大错,他的弥补方式就是这段时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幕僚的职务中,此时禀告完河北各州县的民生情况后,趁机道:“依下官之见,我朝当一口否决燕国的联盟,不可用国书,更不能用国信礼!”

    顿了顿,杨文才坚定地补充道:“莫说出兵,连答应都不答应!”

    狄进眉头一抬,发问道:“为何要如此,让他们自相残杀不好么?”

    杨文才分析道:“我朝即便不出兵,但凡以国书盟之,用国信礼契之,便是对燕的支持,助他们稳定军心民心,辽人警惕我朝,分心他顾,无法全力围剿,燕就可得势!”

    狄进道:“燕若得势,辽国分裂就在眼前,岂不是正合我朝之意?”

    “不!”

    杨文才摇了摇头,正色道:“辽国经此一役,衰败已成定局,而那欧阳春野心勃勃,麾下精兵良将,各族拥护,威胁反倒更大,助燕抗辽,看似得利,实则短视,是在养虎为患啊!”

    狄进目露赞许:“说得好!”

  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