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神探志_第55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552节 (第3/3页)

道:“没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什么理由,简直胡闹嘛!”

    吕公绰啼笑皆非。

    这么小的郎君,破案是不可能的,他之前询问,是认为或许是狄相公于背后指点,为儿子铺路,可现在想想,真要是那样的情况,对方怎么也不可能将线索透露给自己。

    所以真就是小孩子胡闹,吕公绰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:“去!去!回家去吧!”

    “望府衙早日破案,令真相大白,学生告退!”

    狄知远也不争辩,再度行礼,一路走出,对着等在外面的包默成和公孙彬,露出复杂的笑容,有些错付信任的失望,又有些莫名的兴奋:“开封府衙指望不上了,去外城捉拿邢娘子,追踪线索,要看我们的了!”

    第六百四十三章 番外第十二章 祖传亢龙锏

    “新榆林巷!就是这里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是与内城的旧榆林巷呼应么?”

    “外城扩建,条条巷道四通八达,与其用那些杂名,更难记忆,倒不如仿造内城的结构,你看这巷子口不是有榆树么?这就是新榆林巷的标志了!”

    狄知远和公孙彬站在巷子口,朝着里面张望。

    近些年来,京师人口极速攀上百万之众,甚至开始朝着一百五十万奔。

    或许在后世,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根本不算什么,但现在这个没有高楼大厦的年代,同时期的西方巴格达、罗马、伦敦等大城市,人口仅仅在四万到二十万之间……

    二十万那都是了不得的大城市了,这边翻了五倍多,还要往十倍奔,可以想象大宋的京师有多么夸张。

    根据《东京梦华录》里的描述,“举目则青楼画阁,绣户珠帘,雕车竞驻于天街,宝马争驰于御路”,那原本是内城的景象,现在到了环绕城墙而扩建出去的外城,都是这样的“八荒争凑,万国咸通。”

    当然,繁华归繁华,内外城终究还是有区别的。

    一个显著的差异,就是狄知远的两个护卫在不远处现身。

    内城之中,他们只需要远远跟着就可以了,但到了鱼龙混杂的外城,却是不能再那般托大,必须接近保护,以备不时之需。

    不仅是他们,包默成没有武功防身,哪怕夜间有一定的隐身效果,稳重起见,干脆也留在内城。

    等候潘承炬回府衙的同时,万一外城抓捕迟迟没有进展,他也不会干等,会去请各家长辈出面。

    双方约定好了时辰,若是狄知远和公孙彬超出这個时间,还没有消息回报,那基本就是出意外了,也好及时应变。

    “走!”

    外城夜间也很热闹,虽达不到灯火通明的地步,悬挂的灯笼也照亮前路,两位少年郎好似寻常游客般入了巷,带着两名护卫一起,闲庭信步地往里面走去。

    走了大概半刻钟,邢娘子的家遥遥在望。

    宋朝的厨娘本就是市场经济发达后,涌现出来的一种女性职业,相比起含贬义的三姑六婆,社会地位和收入都高了不少。

    邢娘子能在太学官厨任厨娘,比起寻常正店都要稳定些,手艺自然不差,瞧着家中条件比起左邻右舍明显要好,门口悬挂的灯笼和桃符都簇新些。

    “有灯火……后院也有炊烟……还有孩童的声音?”

    公孙彬放缓脚步,侧耳倾听:“人应该还在家中,没有逃走。”

    “借口归家,等到风声过去,没有暴露,随时可以回去,真要一走了之,那就是不打自招了。”

    狄知远并不诧异,低声道:“不过之前不逃,不代表她现在不逃!”

    公孙彬环顾了一下周遭四通八达的巷子:“这地方确实不好抓人,如果这位邢娘子是江湖人士,那就更难了,要小心地下还有暗道……”

    “等等!”

    话一入耳,狄知远眉头一动,扯住公孙彬的袖子:“不要停,往这边来!”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