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五百六十一章 知灯  (第2/2页)
放话了,任意安置,他干脆把她弄去蜀中,和白莳一块作伴,省得某人误会。    “好,此女本王收下了。本王有个妾室在蜀中养病。本王就派你去蜀中,为她读读诗,找找乐子,本王有空回蜀,有机会再召你。”    李圭面无异样地应了。    李知灯也面无异样地应了。    “即刻启程罢。李知盆。”李景霄随意地挥了挥手。    “王爷,奴名:李,知,灯。”女子直视越王,一字一顿,笑意很是谦恭,胭脂映花开。    然而李景霄一愣。    他确定,很确定自己看到了,在女子转换笑意的上一刻,极短的间隙里,她翻了个白眼。    她竟然对自己翻了个白眼?    是那种根本不在乎李景霄的王位,还有如今立下的战功,甚至对他着吉服俊容颜,也不屑的一个白眼。    那一瞬间,李景霄忽的抓捕到一点势均力敌的东西——    是来自同为英贤的默契,英雄惺惺相惜。    李圭说得对,若要为真正的王,他不能,错过任何助力的可能。    他是合格的弈者,利用一切可用之物,然后算一场万国来朝。    “不,本王改变主意了。”李景霄终于开口,“封汝为‘校书’,秩七品,为本王帐下一臣,不日后去越王府见过同僚罢。”    李知灯扯了扯嘴角,眸底异色一闪:“知灯领命。”    点灯引路,万国来朝。    八方珍宝,四海竞舶。    谁也没想到,这个女子,将在十几年后,成为左右盛世国运的存在。    时隔多年,越王回想当日,也庆幸自己那一丝直觉,是多么的正确。    一声钟响,日暮漫天,臣子们鱼贯走出午门,朱红铜纽的宫门轰隆关上。    七月三十一,大朝结束。    这场历时一个月的叛乱,终于尘埃落定。    这场让长安数十万百姓揪心刮肚的动*荡,终于能睡个太平觉。    王家势力全数溃败,王俭携亲眷在逃,皇二子赵王被收押天牢,皇三子并皇四子平叛建功,依靠“为今上分忧”的谏言,将半只脚踏上了金銮座。    血洗一城,成王败寇。    其中最引人瞩目的,是隐没十余年的皇四子,那个从小脸部溃烂,而被遗忘在烟花川蜀的越王,靠早已遍布京城的势力,为叛乱落下压轴一子,军功赫赫,如日中天。    百姓们开始从脑海深处翻出皇四殿的记忆,化为了席卷全国的敬服和称颂,一时间,生祠遍地,传说如神。    官吏们也开始从棋局中看到新的权力分布,王赵去后的势力隐隐分为两半,晋或越,蜀汉相争,双龙夺珠。    长安城赢了安,大明宫赢来了胜,朝堂赢来了新的王,天下棋赢来了最终的局。    后世史书载:“天和十三年七月初,逆贼王俭拥二殿赵王,叛。三殿晋王率清河崔并荥阳郑,举兵平叛。先战于长安城门,城门失守,移至皇城,苦战不下,后二殿赵王亲自率兵参战,三殿晋王斥其出尔反尔,向其宣战。战局再至赵王府,死伤上千。及至帝秘密回京,诏四殿越王举兵相助。四殿号‘清君侧’,招安兰陵萧,截断两翼,击溃逆贼,囚二殿于天牢。月末大朝,帝允两王陈情。两王心怀百姓,无争功勋,谏愿为今上分忧。帝准。”    ——《魏书·圣宗纪》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